瑞利光谱五十载-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简介:
瑞利光谱源自于“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后更名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先后创造多个“中国第一”曾被誉为中国光谱分析仪器的生产制造历史“丰碑”。
1997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与北京分析仪器厂合并,成立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瑞利的光谱与北分的色谱合并互补构成了北分瑞利的全系列产品。
1968年,在中央“狠抓一下雷达、光学仪器,要提高质量,减轻重量”的重要指示下,机械工业部决定组建研制国产物理光学仪器的专业厂。由原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局拨款五十万元,于1968年12月26日在原电机学校旧址成立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即现在的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自此开启了瑞利的光谱之路,引领了当时光学仪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了我国研发制造光学分析商品仪器从无到有的突破。
我国第一台大型真空光量计诞生在这里,第一批商用原子吸收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也从这里走向市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978年党中央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路线,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了国门迎来了更炫丽的光谱世界,谱图让仪器的计算机化成为新潮流。国产分析仪器大批量的技术引进始于改革开放。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国产光谱仪器自主研发的路一直都是困难重重,研发人才的短缺是重要因素之一,高端仪器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真正能在研发上发力的人员,往往需要在装配车间,研发队伍中沉淀五年以上,才能说参悟出研发的一些门道,因此更需要研发人员的长期坚守。由于横跨了光机电算不同行业,研发团队还得有融洽的研发氛围,才能构成国产高端仪器诞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五十年来瑞利光谱的科研人员以坚韧不拔,上下求索的精神,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用科研人的严谨、广博、精深铸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光谱仪器。
1969年,成功研制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
1972年,成功研制商品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72年,成功研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设立相关产品生产线;
1975年,成功研制出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78年,成功研制光栅单色仪,并设立相关产品生产线;
1981年,成功研制固体分析专用大型同位素质谱计;
1982年,成功研制火花型光电直读光谱仪;
1984年,成功研制具备火焰、石墨炉、火焰发射、氘灯与自吸收效应双背景校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84年,成功研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多道光电直读光谱仪;
1993年,成功研制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008年之前,瑞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生产的光谱仪器。
品质卓越 辉煌五十载
经过五十年的卓越发展,瑞利光谱不断加强科技攻关和产业化,不断丰富产品线,用工匠精神深耕专业领域,从原子谱(吸收、荧光、发射)到分子谱(紫外、红外)形成五大系列近三十个品种,广泛应用于经济与国防建设、公共安全防控等领域。瑞利品牌也已形成知名的光谱仪器产品品牌:
1-瑞利拥有国家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
2-组织制定国家标准7项;
3-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2个;
4-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6个;
5-获得“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证书9个;
自1991年到现在,产品先后获BCEIA金奖、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全国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科技成果奖73项。
匠心筑梦、实干兴邦
瑞利光谱在引领国内光谱行业进步的同时,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开展国际贸易进行国际合作,参与国家级援外项目,致力于国际分析仪器的发展。
千年潮未落 风起再扬帆
改革开放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新无止境。
瑞利光谱将始终抓住机遇,把握主动,不忘初心,勇攀高峰。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做到发展稳中求进,在分析仪器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