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实践,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实战能力的人才队伍成为国际化发展的新课题。从实际层面来看,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校、政、企多方发力,共同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有效缓解当前企业‘走出去’水土不服、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弱、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突破‘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瓶颈。
从需求到行动:
校、政、企共建“‘一带一路’丝路学院”
5月9日,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商务厅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共建“‘一带一路’丝路学院” 校企对话会,鼓励企业与高校携手,计划通过3年时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5-20所“丝路学院”,实施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国别研究、政策咨询、文化交流等项目。来自浙江全省的40所高校、56家企业的100余名代表共商校企合作新模式。
华立海外发展,历经“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尤其在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的境外工业园建设上,华立所倡导的“一站式”全方面服务就涵盖人力资源服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对话会现场,华立集团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企共建浙江省“丝路学院(泰国)”的合作备忘录》,开启了校、政、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新起点。
△华立集团海外总指挥肖琪经
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签订了共建“丝路学院”意向书
从签约到落地:
泰中罗勇丝路学院、机电学院纷纷揭牌成立
6月25日下午,华立·泰中罗勇工业园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泰中罗勇丝路学院”揭牌仪式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办公楼隆重举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泽熙、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潍康、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余亦平、罗勇府达信中学语言中心主任、罗勇府行政机构咨询执行长郭亨墨、海上丝路孔子学院王尚雪院长等浙江政府代表及泰国当地企业代表共同出席见证。
△泰中罗勇丝路学院揭牌仪式
6月28日上午,由泰中罗勇工业园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泰中罗勇机电学院”揭牌仪式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办公服务中心隆重举行。驻泰使馆教育组一等秘书宋若云博士、罗勇府行政局主席 Mr.Piya Pitutacha、泰国教育部民教委副秘书长Mr.Prayun Hrangsab、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龚方红、泰国中国企业总商会罗勇分会会长徐胜文、罗勇达信职业技术学院校长Mr.Kamol等中泰领导出席见证。
△泰中罗勇机电学院揭牌仪式
产教办学是实现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泰中罗勇丝路学院”的揭牌,实现了浙江省商务厅和教育厅共同提出的“企业走出去在哪里集聚,教育就办到哪里”的初衷。并结合园区企业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并且具备一定理论及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让企业与员工受益,为中资企业在泰投资发展助力,为当地培养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校企合作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