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指导下,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四川省医学会,在成都第十二次医学工程学术年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医工结合高峰论坛”。论坛聚焦医学装备创新管理与质量控制、医工结合促进装备创新、医疗器械监管与评价、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同期还举办了医疗装备创新成果展览展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调研员程锦、四川大学副校长张林、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李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黄进、四川省医学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柏森等主管部门领导、医工行业专家出席论坛,来自全国知名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医疗装备企业等单位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所长欧阳劲松代表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秘书处单位出席论坛。
王卫明副司长在致辞中指出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族健康素质提升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医疗装备产业正处在高质高效、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平台在试验验证、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要全力支撑重大公共事件的应对,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强化能力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推动“医企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
张林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川大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院成立110周年,本次论坛邀请了众多国内外医工行业专家、学者汇聚蓉城,希望借此之际,通过跨界融合集众智、汇众力,为行业实现医工融合、学科交叉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程锦调研员围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查要点和判定原则,临床试验管理改革,重点解读了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临床试验创新管理办法、伦理委员会机制建设等内容。强调药监局将履行好医疗器械监管职责,守住安全底线,促进创新发展,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深化审评审批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医疗器械的需求。
李斌主任谈到随着医疗器械的种类与日俱增,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医疗设备和耗材的发展,这对医学工程专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时代医学工程定位将是技术集成、运行策划、质量守护、创新参与、数据分析五位一体,更需凝聚医工之力,协同推进医疗设备创新发展。
仪综所欧阳劲松所长围绕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推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工作,以及仪综所、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协同工作的相关情况,解读多部门联合,从“部门协同”、“政策协同”、“项目协同”等层面联合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与取得的成效,提出在新历史时期、新国际形势下,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加强跨界融合创新与医工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生态环境,聚焦重点领域,利用我国大工业体系资源,突破重点产品与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实现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四川省医学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柏森、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王书崎等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黄进主持了本次会议。
推进医疗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是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的适时举办,是仪综所用好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医工结合创新服务”的又一次成功案例。众多跨行业、跨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分享了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的宝贵经验,交流并展示了医工实践创新成果,进一步扩大了医工结合实践服务范围。未来,仪综所将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的统一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我国医疗装备“医工协同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