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持续创新18年 制造业单项冠军禾信仪器发力新市场

发布时间:2022-6-22     来源:禾信仪器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历经多年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年底,广东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0万户,稳居全国第一,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超九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句话已成为持续创新18年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的奋斗目标。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公司总部,禾信董事会秘书陆万里告诉记者:专精特新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而一路走来,政府和银行在资金等领域的助力也为推动企业发展护航。

做中国自己的质谱仪器

作为禾信仪器的创始人,周振博士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过自己的创业经历。“希望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是1989年在厦门大学攻读科学仪器工程专业的周振立下的志愿。质谱仪是现代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周振在德国、美国学习后,2004年,他打包了一箱资料、一箱零件,带着10万元存款,归国后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质谱仪器公司——禾信仪器。

那个时候,质谱仪在国内非常稀罕和贵重,做质谱仪这件事,很多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由于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等。公司多次面临关门困境,最困难时,账上只剩下2万元。

2010年,周振团队推出了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能在1个小时内就精确地捕捉到空气中PM2.5的污染源。随后,周振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广东省科技攻关等重点项目开发了多种质谱仪产品,逐渐改变中国质谱仪生产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19月,禾信仪器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至今,国内上市公司中能批量生产质谱仪的公司也只有少数几家。

华西证券的分析报告显示,国内高端质谱仪市场长期被国际行业巨头占据约全球90%的市场份额,随着中国质谱技术的发展,进口依赖度由2014年的94.7%降至2020年的74.0%

落子广州

政府、银行多方助力

时间回到2004年,为何周振回国后选择了广州作为创业的基地?

“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陆万里告诉记者,一方面是2002年周振参加了广州的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他介绍了自己研究的质谱仪技术,受到当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的关注,傅院士不但个人出资20万元支持周振研发,还牵线搭桥帮助引进周振到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是广州特别适合创业创新,不但有人才引进政策,更有完善的配套产业。”陆万里在禾信仪器筹备中的质谱博物馆里,指着当初周振回国后搭建的第一台质谱仪的多个零件告诉记者,这些零件都是禾信科研团队在设计后找广东的制造企业生产的,这里强大的制造业产业优势,非常有助于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要攻克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广州开发区能够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陆万里介绍,从2004年到2009年的初创期,企业需要资金投入较大,因为是自主研发,我们每一个产品投入都是几千万元的级别,在此时,我们凭借突出的研发实力获得了政府科研项目上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资金难关。

陆万里表示,银行对企业的支持也很大。“由于业务特点,每年总有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这个过程当中许多银行和我们进行对接,提供了比较匹配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能够在短期之内顺利地解除资金的问题。”

“就如浦发银行,他们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授信审批效率高,贷款的使用也比较灵活和方便。”陆万里介绍,“浦发银行还能够针对企业发展的情况,及时推出与企业业务相匹配的产品,比如银行承兑汇票等,能够主动为企业去考虑,为企业节约成本。”

据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禾信仪器在2008年创业初期就与浦发签署了合作协议,最初浦发是在支付结算、日常结算、工资代发以及基础的金融业务上提供服务,2010年左右开始有授信业务合作。可以说浦发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做的科创服务的创新从1.0变成2.0,也伴随着禾信仪器这样的企业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浦发还将不断寻找跟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产品,为企业发展服务。

舍得研发投入

创新建立护城河

要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禾信仪器选择的是什么路径?

“一般的认知是要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禾信仪器没有走这条路,而是走了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道路。”陆万里告诉记者,禾信仪器是国内第一次把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应用在大气环境监测污染源溯源细分领域的企业,“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占比都超过10%陆万里介绍,公司的环境监测产品可以达到溯源的目的,解决了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痛点,除仪器硬件外,禾信仪器还可为客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现在我们已经为国内30个省、300多个城市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随着禾信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产品供应商转为为客户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的企业。

“禾信仪器发展到今天,必须靠创新,创业之初的质谱仪从无到有是创新;做出来之后能够把它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也是创新;因为创新,才有了企业的今天。”陆万里感慨。“我们是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样的企业只有做创新,只有做差异化,才能够发展比较快,也才能够去超越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实现弯道超车,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在禾信仪器,从企业最高决策者到每一个员工,上上下下的一个共识已然达成——创新是印刻在企业骨髓里的基因。

立志打造“行业黄埔军校”

科技创新企业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在质谱仪领域,禾信仪器的人才培养方式非常特别。

“由于国内没有针对质谱仪制造的专业,公司科研团队里的不少技术人才,是在大学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周振博士通过自己的教学亲自带出来的。”陆万里介绍,在周振的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对“质谱人才”的队伍建设与教育培养。他最早提出了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运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模式,在“构建质谱行业生态——推动行业发展”的计划中,他还明确列出了三个目标: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建立国家级行业实训基地,打造“行业黄埔军校”。

周振曾对媒体表示:“禾信并非不赚钱,只是我们每年都把大部分的‘收获’转化成了驱动企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燃料’。”

陆万里透露,近年来,公司开始更大范围引进外部的研发人才,让人才呈现多元化,同时加大力度引入高端人才,如科学家级别的人才。

疫情改变需求

产业迎新机遇

由于疫情冲击,禾信仪器也受到影响,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9.26%,利润也出现下滑。

对此,陆万里表示,疫情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疫情之下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质谱仪是一种非常好的分析工具,灵敏度很高,在疫情暴发以后,许多科学家在用质谱仪做病毒方面的研究,同时,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这些都会推动质谱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

SDI报告中对质谱仪应用领域的统计,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制药、医疗、生物科技及部分相关学术研究)是质谱最大的应用领域,约占总体的40%-50%,也是国外主要仪器企业所聚焦的方向。

禾信仪器未来将如何布局?陆万里表示,未来几年,公司还会继续深耕环保监测领域,并在医疗健康领域和食品安全领域拓展,最后实现在生命科学、高端科研领域的全面布局。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