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苏试试验相得益彰的“H”型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2-7-8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阳澄湖附近的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试”或“苏试试验”),前身就是苏州试验仪器总厂,它早在1956年就创立了,是名副其实的老牌国企。经过五六十年的“摸爬滚打”,2015年苏试试验成功在创业板上市,2017年正式成立集团公司,2019年被工信部评为我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1-2021年,仅用10年,公司营业收入翻9.4倍(数据来源:苏试试验)。在人们眼中,看到的都是苏试的辉煌和成就,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过程中的艰辛?

苏试的成功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曾经经历过传统“大锅饭”体制的变革、入不敷出的窘境、技术开发乏力的无奈、新品开发落后于市场的失落、减员增效的失败……是什么使苏试摆脱困境?又是什么使苏试取得如今傲人的成绩?什么决策使得苏试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从10%达到26%?“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战略战术是什么?“H”形发展趋势如何形成?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这个老牌企业的改革“秘辛”。


2011-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柱状图(数据来源:苏试试验)


苏试试验发展历程(来自信达证券)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整体实力较弱,苏试的发展也比较缓慢。1962年,企业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动振动台产品,产品虽好,但它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企业。赢利点太少,要养的人又太多,再加上当时企业新产品投入不足、管理薄弱、人心涣散,积重难返,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当时的老国企要么破产、倒闭,要么出售、兼并,又或者股份制改造,在经历出售失败以后,苏试调整战略,在1998年宣布改制,引进民营企业机制。为了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苏试在1999年花2000元“巨资”买了一台仪器,开发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开关式功率放大器。当时,正赶上中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通讯也随之兴起,像电子、汽车、通信等新兴产业,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涉及振动试验要求,苏试看准时机的抓住了来自“朝阳行业”的机会。2000年,苏试开始盈利了。2003 年,苏试开始为中国载人航天“神五”“神六”的工程研制、建设、试验提供协作配套,此后公司一直与航空航天、舰船、机械人、高铁等国家重大项目频繁合作。企业慢慢有了起色,而且市场表现也越来越喜人。

由“点”及“面”拓宽试验设备“赛道”
苏试是个将“技术”刻在DNA里的企业,自始至终都坚持把自主研发放在极其关键的位置。从建厂初期到现在,一直深耕力学环境试验系统,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日本等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自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动振动台产品后,又于1999年成为国内首家研制出推动振动台的SA系列开关式功率放大器企业,完成了从98N到392kN全系列电动振动试验设备及其他力学环境试验设备,此后,又相继突破多项技术攻关,在这一“点”上,苏试稳稳占据着国内力学环境试验领域的排头兵位置,服务领域也由军工、航空、基建往民用上扩展。


随着环境试验与可靠性技术的发展,苏试渐渐发现用户更多是需要综合环境试验及多轴多点试验服务,而目前同时满足这方面条件的设备不多,苏试抓住这一商机,开始着手开发了多轴、多点、综合环境试验系列产品,夯实力学环境试验这一“点”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研发投入,终于从单轴发展到三轴六自由度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这套系统解决了大推力、多挂点、多方向可靠性振动试验难题,突破了高灵敏度飞行器电子元器件产品三轴同振可靠性试验难题,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也为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光学等多个产业领域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试验设备与技术基础支撑。此后,公司还成功开发出高加速寿命试验和应力筛选设备等先进的振动试验设备,为我国振动试验设备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整个力学环境试验系统以其优良的性能,高可靠性得到众多客户好评。多轴多点试验的成功不仅在声誉上,在数据上也可看出喜人的成绩:就从近两年的数据看,2019年到2021年,力学环境试验系统的销售收入增长就从14.8%一跃到29.7%。

在力学环境试验系统基础上,自2011年开始,公司又开始了拓宽试验系统“赛道”计划。通过连续的设立和并购,增加了可模拟温度、湿度、高度、光照、盐雾、雨雪、沙尘等气候环境条件的气候环境试验系统和可模拟“温度+振动”“温湿度+振动”“温湿度+摇摆”“温湿度+振动+低气压”“温湿度+盐雾”“温湿度+光照”“温湿度+噪声”等的综合环境试验条件的综合环境试验系统。自此,苏试试验服务完成了力学环境试验系统、气候环境试验系统、综合环境试验系统为支撑的三大系统设备板块的布局。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兵器、电子电器、核工业、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项目。

支撑苏试三大环境系统保持强势竞争力的基础是巨额的研发投入。公司每年以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经费投入研发,2021年一年就达1.17亿元。累计自主专利技术445项,其中美国授权 2 件、日本授权 2 件、PCT 13 件、发明专利76 件、软件著作权160件(数据来源:苏试试验)。全面、充足的技术储备和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使苏试能够持续推出系列国内先进的试验设备产品,甚至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这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显著的技术优势。凭借这项优势,苏试纵向不断挖掘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横向不断扩展更加丰富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不断拓宽“H”型其中一“纵”的“赛道”,始终聚焦细分市场的高端领域,使苏试一直处于“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双轮驱动”,“两手抓”实现“两手都硬”

苏试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双轮驱动”战略。在专业深耕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跨界”拓展,围绕其核心技术的拳头产品铺开全新应用场景。苏试董事长钟琼华早在2009年以前就预测到未来无论是从市场容量、业务利润、发展空间等方面,试验服务业肯定会进一步飞速发展,服务业将与制造业“并驾齐驱”。所以,苏试就开始了以三轴同振、HaltHass可靠性强化试验系统、40吨振动台等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制能力为依托,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开启了“H”型中另一“纵”的发展之路。苏试首先围绕公司服务工业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这一业务主线外延并购拓展,在2009 年设立了全资子公司苏州广博,成立了旗下首家第三方综合环境实验室。没过多久苏州广博就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于承制方和使用方之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等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有国家、国防和军队三重资质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可谓成绩卓著,自此也开启了苏试全国实验服务的产业布局。


苏试试验的网络布局

公司顺利开拓出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业务后,开始向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进行布局。基于集成电路检测人才、设备、技术、渠道及规模布局优势,完善“元器件—零件—部件—终端产品”全产业链检测服务能力,顺利扩大了其第三方检测业务的市场份额。并于2019年收购了获得国内多家龙头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肯定的上海宜特检测公司,进一步提升了苏试第三方检测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除了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和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再加上软件测评、性能测试、电磁兼容试验、外场试验,共6大服务领域,“H”型的另一“纵”也被拓宽。这表示,苏试实现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试验服务解决方案的计划,可以服务到集成电路、信息通信设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行业、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特殊行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多个领域和机构。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品制造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对产品性能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在我国具有广阔的需求和发展空间。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在检测市场规模中的占比逐年提升,由2015年的40%逐步提升到了2020年的53.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钟琼华董事长曾经的预测正中市场走势,对本土市场的深度把握让公司赢得一片“蓝海”。经过10年的培育,苏试先后在全国14座城市设立和收购共16家规模以上的实验室,快速而平稳的进行着全国实验室连锁服务网络的战略布局。如今苏试的实验室已成为国内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领域的知名品牌,试验服务收入年增长30%以上。截至2021年,这一业务收入已占公司总营收的58.27%。目前,我国专注于对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的第三方专业实验室数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苏试的试验业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设备与服务两业务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并大放异彩

技术、设备“服务”试验服务。公司依托长期积累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优秀的技术人才团队,通过试验技术与试验方法的研究,指导试验方案设计,包括大量的特殊夹具设计、有限元分析、方案设计、试验现场实施技术支持等,环试设备几十年的研制技术积累,在构建环境试验平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试验服务助力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公司从半导体芯片到整机级产品的全产业链、“一站式”环境可靠性验证与综合服务平台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积累的海量试验数据,牵引和指导制造领域不断研发出能满足客户对新试验方法及试验技术需求、技术先进的试验设备。

公司试验设备制造与试验服务的融合既体现在技术上的相互引领,又体现在业务上的互相促进。试验设备的客户基于对公司技术实力的了解和信任,以及其自身实验室规模和试验人才的限制,会由试验设备需求延伸至试验服务需求;而公司的试验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为公司试验服务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配置齐全的试验设备,可以为试验客户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案和客观、准确的试验数据,客户在试验服务中基于对公司设备性能及技术实力的了解,亦会将需求延伸至试验设备采购。
苏试的试验设备与试验服务两大“纵”向业务板块“横”向链接,形成完美的相互促进的“H”型链条。以技术“服务”服务,以服务带动市场,实现为客户提供从试验设备需求到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服务的一体化综合试验服务解决方案。

所谓“双轮驱动”,就是苏试的试验设备与试验服务两大板块。通过从由单一振动环境向综合性环境转型,从纯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让苏试发展成为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和试验服务领域不可忽视的硬核力量。所谓“融合发展”,就是试验设备与试验服务两大业务领域相互支撑、相互带动、协同发展。这样的发展战略让苏试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赢得了客户、政府及科研机构的高度认可。

苏试所获荣誉:

1978-1993年

2t电动振动台获全国科学 大会奖
获得江苏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03-2008年

获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嘉
获得江苏省质量诚信企业称号
“苏试”牌产品被评为江苏省质量信用产品

2009-2011年

振动试验设备被授予江苏名牌产品称号
获得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苏试”商标荣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2015年

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获江苏省机械行业优秀品牌奖
获“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
获苏州市质量奖
获“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获"苏州市转型升级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2016-2018年

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获评“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19-2021年

被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获评“苏州市首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

“苏试”品牌所取得的这些荣誉和成就,及其所积累的卓越的市场声誉,为公司保持其行业地位及持续快速的业务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品牌竞争优势。未来,苏试将继续贯彻“双轮驱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战略,探索试验设备销售与试验服务销售的合作机制,逐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整体竞争优势,打造多层次立体营销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司将以先进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与技术为支撑,以环境可靠性试验能力与规模为优势,多领域工业产品专业测试与分析能力为亮点,为将公司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工业产品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与综合分析公共服务民族品牌继续努力奋斗!


钟琼华: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精密机械工程专业,高级经济师,现任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先后主持或参与开发了CP-100型冲击碰撞试验台、2吨至40吨系列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荣获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苏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国防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并获得18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获美国或日本授权。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