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合力谋新篇,集智凯顿加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发布时间:2023-6-1     来源:MES百科    编辑:衡格格    审核:张经纬、王静
摘要:回顾2022年,伴随国内经济增速的进一步回调,传统制造业优势正逐渐消失,以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工厂建设正在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很多大中型制造企业开展了相关实践,还有众多企业跃跃欲试。过去的一年中,工信部共遴选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9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89个。此外,工信部还发布《工业控制系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标准应用试点》等59个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如火如荼的智能工厂建设大潮中,需要从生产现场底层环境出发。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升级过程,务实推进方是成功之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与企业日益提升的智能制造需求,传统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分开规划建设的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未来智能工厂的发展道路,而将自动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度结合、从顶层规划开始就以数字化的角度总体规划的模式,是现代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乃至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正是看到这种趋势,日前由通力凯顿(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通力”)和杭州集智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集智股份”)合资成立的西安集智凯顿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集智凯顿”)举行了揭牌仪式。集智凯顿总经理王雅琼在揭牌仪式上指出,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需要 “自顶规划、向下扎根”,新成立的集智凯顿需要的不仅仅是“仪式感”,更要通过“硬实力”帮助制造企业从专业设备研发、自动化产线集成、设备数据采集、产线生产管控及车间数字孪生一点一滴做起,助力企业逐渐成长为具备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能力的现代化企业,为制造企业综合能力提升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图1 集智凯顿总经理王雅琼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一、多维度携手 共渡智能制造发展“深水区”

微笑、握手、揭牌、签约、合影,伴随着现场闪光灯和热烈的掌声,集智凯顿的揭牌仪式成功举行。在王雅琼眼中,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通力与集智股份在各自产业赛道上的价值所长,形成聚合效应,是名副其实的“强强联合”。回首一路合作历程,王雅琼也深知双方的付出与不易,她介绍集智凯顿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2 通力与集智股份高层领导共同为集智凯顿揭牌

谈及“天时”,王雅琼将其归功于国内生机勃勃的智能工厂建设大环境。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内,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中国智能化工厂建设正在由点到面遍地开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在这个节点举行集智凯顿揭牌仪式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王雅琼秉承的理念就是不断地创新进取。她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企业实力增长新引擎,而率先实践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先行者与跟随者之间的差距已日益显现,许多企业在智能工厂建设思路上已经突破局部单点应用,朝着整体数字化建设、规模化复制及价值链延伸方向推进,从而综合提升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践行中国智能制造路线。

所谓“地利”,通力、集智股份以及新成立的集智凯顿从地理位置上分属北京、杭州和西安,以铁三角之姿辐射全国,能够快速响应国内客户需求,敏捷、高效的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同时,集智股份与通力之间还形成了优势互补。集智股份深耕自动化行业近二十年,其强大的自动化技术团队、完备的生产车间、体系化的质量管理及健全可靠的供应链系统,共同组成了具有强竞争力的自动化产线实施能力,同时自主研发了平衡机、矫直机等高精尖专用工艺设备,并获得了完全自主研发专利。

而通力公司拥有着产品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设计工艺制造解决方案、仿真分析与验证解决方案、数字化工厂制造运营解决方案及数字孪生解决方案等能力,其业务范围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管控到底层数据采集的整体纵向闭环,与集智股份的技术实力形成了优势互补,从而帮助企业构建整体性的“智能智造”蓝图。

针对“人和”这个因素,王雅琼认为相较于前两点更为重要,优秀的团队氛围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让集智凯顿成为一个更有战斗力的团队。集智股份和通力两大股东都明确表示将针对合资公司大力支持,并对集智凯顿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集智股份不仅给予了管理层充分的信任,并在资金、硬件技术及供应链各方面予以全面支持,而通力更是将产能方案部以及IIOT研发实施部整体迁移到集智凯顿,助力集智凯顿快速发展。


图3 嘉宾共同见证通力与集智股份进行签约仪式

二、升级与超越 打造智能工厂建设“新势力”

王雅琼表示对于新成立的集智凯顿而言,前期将聚焦在个别行业赛道上做深、做精,王雅琼介绍道:“这个阶段,集智凯顿首先是从双方的优势行业做起,脚踏实地的深入到自身已经积累了大量实施经验的行业中,并结合双方优势力量,深耕数字化柔性机加、数字化柔性装配线业务场景。”在王雅琼看来,集智凯顿自身拥有五大特点:

首先,智能工厂建设中需要满足很多标准规范,作为国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力拥有完整的资质和标准,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合规性要求。

其次,集智股份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多年积累,具备集设备研发、生产加工、设备装配、项目管理与供应商管理为一体的自动化实施能力,有丰富的自动化人才储备与实施案例,可以为未来集智凯顿的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实现数字化工厂整体方案落地。

第三,通力拥有在研发信息化领域的独特优势,能够以“自顶向下”的形式完成企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环节的互联互通,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的闭环管控。

第四,在自动化集成“买方市场”的模式下,集成商的资金实力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集智股份作为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充裕且资信良好,有能力为集智凯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在面对设备供应商具有更好的议价能力。

最后,随着各种新兴技术不断与自动化融合,自动化集成商本身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集智凯顿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研发投入,并且在通力和集智股份的实力加持下,集智凯顿的平台优势被不断放大,能够更好的吸引各方面人才的加入,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全局性思维 共同释放智能装备“新动能”

《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揭牌仪式上,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表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本次通力与集智股份的强强联合,紧紧抓住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和战略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制造业客户提供更加系统、可靠、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与产品。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贾成炳则对集智凯顿的未来提出具体目标,希望其能发展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而装备制造业则是制造业的脊梁,对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集智凯顿以智能装备为切入点,聚焦重点领域数字化需求,彰显了产业地位和优势,并总结了十二字诤言:“守实业、树匠心,心所长、永创新”,与集智凯顿和所有到会嘉宾共勉。

正所谓“工业2.0补课、3.0普及、4.0示范”,这句话既总结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四世同堂”的现状,也给出了智能工厂建设的差异化方法。在具体推进过程中,王雅琼认为制造企业应该首先做好规划,首先考虑通过建设智能工厂实现何种目标,其次了解目前的自动化升级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生产瓶颈在哪里,如何合理利用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能力进行改进,并注重软硬件深度结合,共同发挥效用……从实际生产场景出发,层层递进,进而完成整个产线、车间乃至工厂的转型升级。

作为双方的“介绍人”,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耀辉强调向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转型肯定是系统集成商未来的趋势,他期望集智凯顿建立和培育更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供应商资源整合与管理能力等,以柔性自动化、数字化、精益化、绿色化与智能化等为抓手,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机器人所所长、清华大学陈恳教授则认为集智凯顿是数字化和智能装备深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他希望集智凯顿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在变局中抓根本,以集成创新模式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迈进,培育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数字经济下的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以及工业客户对产品的性能参数、质量可靠性、产品信息可追溯性、产品可定制性等综合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制造企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都将促使自动化集成在智能工厂建设中的需求进一步放大。可以预见的是,集智凯顿的成立不仅是集智股份与通力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自身务实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起点。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