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仪表智能化等级要求与评价方法》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标准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发布,并计划于同年12月1日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仪表智能化发展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上海自仪作为流量仪表组的牵头单位发挥了关键作用。由技术专家胡晖担任该组组长,协同温度/压力/物位仪表组、阀门及定位器组、分析仪器组三个专业组共同推进标准的细化与制定,创新性地建立了我国首个工业仪表智能化分级要求,将仪表智能化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I1级为本体智能、I2级为基础智能、I3级为系统智能、I4级为自主智能。
此标准将系统建立工业仪表智能化等级评定依据,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客户选择智能化仪表缺乏统一标准的核心痛点,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科学规范的选型依据,并有力促进工业仪表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性标准支撑,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3年10月12日在开封大学正式启动编制工作,历时18个月。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等51家单位的63位行业权威专家共同参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