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仪综所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可重构智能生产系统的构建、参考实施与验证平台》的研究进度,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落实中德双方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及技术沟通机制,受项目德方组织单位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邀请,标准与检测中心卢铁林博士赴德国参加了中德双方项目阶段学术交流活动,并与项目合作单位卡尔斯鲁厄大学、同济大学、雄克公司、舍弗勒公司及奔驰汽车智能制造工厂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讨论了中德工业4.0交钥匙平台及标准化等相关内容。
交流期间主要讨论了可重构智能生产系统参考架构、单元互联接口标准、模块化配置逻辑与重构方法、数字孪生平台开发等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液压阀生产系统示范平台的搭建及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可重构与协同生产等研究内容。项目最终设计的交钥匙平台系统,将面向机器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机器控制器、本地控制器或本地电脑或云端创建通用的商业通信模型,最终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依据客户需求的定制化协同生产。
卢铁林博士代表我所对通信接口及参考架构的标准研制起草情况进行了总体汇报,交流了中德智能制造技术相关标准化现状,双方对工业互联网技术、OPC UA、数据字典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讨论,明确了研究重点及下阶段方向,得到了中德项目合作方的肯定。
此次交流活动,对于加强科研项目定期沟通协调,了解国际最新技术和研究动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作企业的实地走访交流,加深了工业4.0应用场景的理解,为研究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的生产场景等前沿技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