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账号?请注册会员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员动态  >>  正文

南华大学核工学子与方圆科仪的双向奔赴:从实验室到产
业一线的“核”力成长

发布时间:2025-7-14     来源:方圆科仪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七月的风裹着夏的热烈,也藏着成长的惊喜。623日至73日,湖北方圆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方圆科仪)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南华大学2022级核科学技术学院的15名本科生。他们带着课本里的核物理公式、辐射防护原理和对产业的朦胧想象,一头扎进方圆科仪核检测仪器的产业战场,在11天里完成了一场从理论学习者产业实践者的蜕变。 

这场实习,不仅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注脚,更以方圆科仪核检测仪器的核心产品线为脉络,为学子们铺就了一条认知-技能-视野三阶跃升的成长之路。

1、认知破冰——当课本里的照进产业现场

原来高纯锗能谱仪的无源效率刻度不是纸上的概念,而是守护核安全的一门法宝。在方圆科仪的仪器展厅,副总经理毛洛均亲自担任讲解导师。为学子们介绍方圆科仪自研自产的高纯锗能谱仪、低本底液体闪烁谱仪、便携式测氡仪等多款高精尖创新产品,学子们指着展厅前的高纯锗能谱仪激烈讨论,眼里闪着光。

 

作为核检测领域的眼睛,方圆科仪的核检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核心产品线,构成了学子们认知产业的第一扇窗。实习第一周,公司安排的产业认知课便打破了传统讲座模式:技术工程师带着学生拆解一台伽马能谱仪的心脏”——从闪烁晶体如何捕捉γ射线,到多道分析器如何转换信号,再到软件平台如何输出实时数据,每一步都与《核辐射探测学》、《辐射防护基础》课程中的理论一一呼应。

实验室仪器产业重器,从课本公式安全防线,学子们的认知边界被彻底打开。

2、技能进阶——在仪器临床中练就硬功夫

如果说第一周是认识仪器,第二周则是驾驭仪器。公司为学子们量身定制了跟岗实操+项目实战的双轨训练,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打磨技能。

 在产品中心,学生们在产品工程师的指导下,从认识仪器基础功能开始,逐步掌握了标准源比对法能谱漂移校正等核心技能。学子们在课后心得中这样写道:校准一台设备需要8小时,仪器校准误差不超过5%——这让我明白,精准二字在核仪器领域有多重的分量。


实验室分析仪器组的实习更像一场侦探游戏:学生们需要操作全自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进行检测样品,通过分析元素特征谱峰,判断样品成分。以前只知道检测理论,现在要根据峰位、峰强反推被测源成分,甚至排查客户反馈的数据异常问题。一位同学拿着一沓检测报告,异常兴奋。

3、视野升维——执行者行业观察者的蜕变

实习的最后三天,公司安排了一场沉浸式行业对话:与公司的“90研发骨干、“00应用工程师面对面,听他们讲述从校园到产业的成长故事。

核仪器创新工作坊上,学生们围绕如何让核检测仪器更智能化展开头脑风暴。可以加一个语音提示功能,避免操作失误移动端APP能不能同步显示历史数据?这些充满学生气的建议,被认真记录在研发部的创新灵感本上。研发工程师说道;年轻人的视角总能戳中用户痛点,这种碰撞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结业仪式上,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不是某一项技能,而是一种产业思维’——我能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从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方圆寄语:产教融合,创英才

73日,满载实践收获与珍贵情谊的实习之旅画上圆满句号。本次实习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方圆科仪与南华大学在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共育核领域新质人才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方圆科仪将持续敞开产业实践之门,致力于为高校学子提供最前沿的实践沃土,助力他们将知识转化为创新力量,在科技报国的壮阔征程中,用智慧与汗水定义核能事业的美好未来——让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种子,在时代春风中茁壮成长为支撑国家核工业发展的栋梁之林。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