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组织召开了微仪光电(浙江)有限公司、微仪光电(天津)有限公司、深圳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基于点扫描的高/ 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
大咖云集,共鉴技术硬实力作为推动高端显微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产品评价会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行业专家们在光学成像、生物医学工程、精密仪器等领域深耕多年,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次评价的专业性、公正性与权威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庄松林院士(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副主任委员:白剑教授(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刚教授(浙江理工大学)、严强教授(浙江大学)、黄卫佳高级工程师(国家光学仪器检测检验中心)。
与会的其他专家有:屈军乐教授(深圳大学)、赵群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竺绿园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严苛评审,斩获“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殊荣
会议中,张昌总经理进行欢迎致辞作出公司介绍,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群讲话并宣布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经过鉴定委员会推选,庄松林院士为主任,白剑教授为副主任。
技术总监严伟教授向项目组汇报了鉴定成果,全面呈现了该系统在分辨率、成像视场、扫描分辨率、标准扫描速度、大数值孔径物镜等关键指标上的突出表现——该系统凭借创新的点扫描技术架构,完全依靠硬件突破≤40nm的超分辨显微成像分辨率,同时在细胞超分辨成像及组织切片超分辨成像等场景中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产品性能测试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科技查新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产品标准和用户使用报告,经质询和讨论,认可项目主要创新点:
1. 低功率STED超分辨成像技术及系统将波分复用技术融合到STED超分辨成像系统中,解决了传统超分辨成像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简化了光路,大幅降低了光损。
2. 无需二向色镜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突破了传统激光共聚焦系统中探针受二向色镜的限制,增大了探针使用范围,降低了系统成本。
与会代表合影
3. 全光纤导光结构设计
实现了设备小型化,提高了成像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项目相关技术已获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3件,参与制订国家标准8项。
产品经国家光学机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中检通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产品的研发是成功的,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无需二向色镜任意波长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这不仅是对微仪光电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为我国高端显微成像设备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庄松林院士作为鉴定委员会主任,对微仪光电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的超分辨STED显微镜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他表示:“超分辨STED显微镜的产业化难度很大,能够把核心零部件及大数值孔径物镜国产化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解决高端科研仪器‘卡脖子’问题上,微仪光电对行业产业链的提升做出很大贡献”。
此次产品评价会的圆满成功,以及“国际先进”“国际领先”评价的获得,不仅是微仪光电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深耕高端显微设备领域的重要成果,更标志着我国在高/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打破了国外品牌的长期垄断,实现了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为我国高端显微设备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微仪力量”。
未来,微仪光电将以此次评价会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推动高/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应用;同时,微仪光电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共同推动我国显微成像技术的持续进步,为全球高端显微设备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