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伴随着寒凉的秋意,转眼十月已到下旬。智能电网行业工程建设也渐趋平缓,反而是供电安全与电力检修更加受到瞩目起来。变电站的建设占据了工程项目的首位,电力整改中的组件整改与电能替代也逐渐完成。伴着这些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气候的过冬电力供需问题势必将得到缓解。
电力整改篇
山西电网推进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
10月16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按照国网公司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整改要求,山西电力公司已加快推进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相继对220千伏天湖等8座智能变电站开展非全停电智能组件整改。首座天湖智能变电站“非全停”经过10天整改,将于10月17日全部整改完成。
据悉,山西电力公司为确保本次首座220千伏天湖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次召开技术方案研讨会,充分分析整改过程中的危险点和难点,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组织措施和风险防控安全措施。成立了专人监护、分组负责、总体协调的三级管理组织,做到了“作业有标准、危险有隔离、工作有提示、操作有记录”。
国网青海电力已实施251个电能替代项目
国网青海电力主动跟进政府环保部门今年淘汰、整治高污染企业、商家计划,积极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在项目初期就主动介入,提出电能替代应用方向,为企业“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全过程跟踪服务企业开展电能替代工程建设与改造。
在电能替代重点工作中,国网青海电力主动服务,从业扩报装入手,通过制定“一户一册”服务手册,开辟绿色通道,相继促成了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拉力赛、湟源县6所学校、西宁市驻军部队煤锅炉改造等251项电能替代项目顺利投运,增加售电量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使用近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万吨。
安全供电篇
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多措施推进电网调峰调压
近日,从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了解到,今年国庆期间, 西北电网主网运行基本平稳,电力电量供应充足,电网调峰调压井然有序,各项预案详实可行,新能源消纳积极有效。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调管输变电设备未发生异常,电网局部异常未造成影响,国庆保电任务圆满完成。
为做好本次保电工作,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近期电网运行特点和节日期间电网薄弱环节,采取多项举措确保电网安全。他们加强节日值班,严格执行值班管理规定,严守调度纪律,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同时精心调度,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黄河梯级水库调度计划,落实调峰、调压措施,加强电网监控和管理,严控电网各断面潮流不超稳定限额;另外,还加强负荷预测,保障用户供电。精准负荷预测,合理安排水、火电厂开机方式,留足电网上、下备用,保障节日期间用户供电充足、可靠;他们还积极开展省间交易,保障直流送出和新能源消纳。
郑州供电: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安全管控
10月20日获悉,郑州供电公司今年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针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作业现场复杂,工程密度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该公司结合秋安大检查工作,开展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现场安全防护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工程现场安全管控。
为使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常态化,该公司实行安全分级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对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接入进行管控,并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强化对日常安全的管理。
湖南44条超特高压线路完成秋冬防雷检测
10月20日,国家电网湖南电力检修公司组织运维单位,完成44条在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装置电阻的检测工作,为雷雨期超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再添保障。
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该公司组织运维单位重点对架空地线与接地装置的导通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其接地电阻逐一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对防雷接地开挖检查,对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及时处理;对接地网存在的锈蚀、焊点断开等安全隐患及时完成整改。
技术革新篇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可再生能源利用典范
近日,科技部在广东汕头组织召开“十三五”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发展规划的调研会议,10多位智能电网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南澳岛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参观了±160千伏塑城换流站,并对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这一863项目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
南澳柔性多端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863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去年年底作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目前建成一个±160千伏、输送容量为200兆瓦的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将汕头南澳岛上牛头岭、云澳、青澳风电场的清洁能源通过金牛换流站和青澳换流站输送到汕头澄海区的塑城换流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