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布式能源里,‘十三五’期间发展较快的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同时,燃料电池也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十四五’期间,分布式风电将会获得较大的发展。” 在2015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黄碧斌博士对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趋势作了如上判断。
分布式能源地域特点鲜明
不难发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分布式能源获得快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分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571万千瓦,上半年新增104万千瓦,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
分析目前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布局特点发现,首先,我国分布式电源分布广泛,目前有1万千瓦以上的分布式能源装机的省市已达25个;其次,布局高度集中,装机容量前四位的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加起来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50%;最后,分布式能源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中东部12省的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在全国装机容量的占比是74%。
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统计数据也进一步显示出,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点。“截至2015年7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已并网分布式电源总容量为4533万千瓦,其中主要是小水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装机容量分别为1889万千瓦、1046万千瓦和805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的装机占比分别为42%、23%和18%。”黄碧斌强调,其中,小水电多集中在福建、重庆、湖南等省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则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中东部等区域。
鉴于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目前正在全力制定相应的输电网规划和各省市的配电网规划,然而在黄碧斌看来,做好电网规划的前提是需要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目标作出准确的预测。
“综合考虑我国分布式电源的资源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开发经济性、电网接纳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我们初步预测,2020年分布式能源装机容量将达1.87亿千瓦,占同期全国总装机容量的9.1%,2030年达到5亿千瓦,占同期全国总装机17.3%,年均增长占比近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