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务信息  >>  正文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发布 2025 年底前
构建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发布时间:2019-4-2     来源: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农业农村部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和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对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监测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2025 年年底前,构建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监测、评价技术规范,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

2020年,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2025年,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现行的《地下水质量标准》是2017年发布的,包括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共93项。但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相关技术指南还缺失中。

地下水的监测主要设备为监测井,目前我国境内有基于各种用途的监测井,如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中监测井,建设项目环评要求设置的地下水污染跟踪监测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开采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监测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监测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的污染源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等。其中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是我国投资22亿建设的,其中包括20401个监测站点,但是这些站点配备的仪器设备仅为水位仪和采样器;根据监测井位置不同,每年会对水质进行35项常规监测或者96项全项监测。

此次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加强现有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完成地下水监测数据报送制度。2025 年年底前,构建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监测、评价技术规范,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按照“大网络、大系统、大数据”的建设思路,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共用,2020 年年底前,构建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框架。2025 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建设。

以现有地表水监测系统为参考,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很可能采取短期内以手工监测为主,逐步建立自动监测体系的布局。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