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6月10日上午主办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第四届年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水污染源处博士洪宇宁介绍,目前全国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552家,有工业废水排放的工业园区多达2400多家。
“前期,生态环境部已推动全国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落实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占98%,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的占97%,工业园区新增废水处理规模2860多万吨/日。”洪宇宁说。
洪宇宁介绍,目前,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少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管网建设和维护不到位;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设计运行不科学不合理。
在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情况不容乐观。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面积虽然仅为全国的21%,但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单位面积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至2倍。
长江是许多沿江省市饮用水源,其饮用水安全关系到5亿多人的健康,水体中的微量毒害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及水生态环境。
洪宇宁介绍,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是下一步的重点,生态环境部将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收集纳管情况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进行排查整治,摸清排放底数,建立园区水环境管理档案,并科学制定园区水污染防治策略。
洪宇宁说,对这些工业园区,将“继续拉条挂账,对未完成要求的地区,将严格执行限批措施,问题严重的撤销其园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