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2019(第三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在北京亦庄举行。据悉,2019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保持平稳,下一步将增强深层次自主创新动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工业经济向工业强国迈进。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年会上指出,目前中国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材料自给率仅有1/3,2018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用了3200亿美金,进口原油才花了2400亿美元;中国计划在2020年底达到40%,在2025达到70%。
李毅中表示,中国将分行业查找工业“四基”问题,制定并实施“一揽子”突破项目方案;国家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组建国家工业基础研究院。到2019年底,中国已组建了1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年底原计划要到15个,预计会超过15个,到2025将会达到40个,基本覆盖所有重点行业。
李毅中还表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支撑。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要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何海林表示:“2019年工业系统顶住下行的压力,全年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重点行业呈现积极的变化,指标持续好转,为全年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经济增长符合年度预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呼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应逐步从浅层次自主创新转向深层次自主创新,即“下一代”技术,从国家战略研究者到研发机构,再到企业,都需要加强深层次自主创新意识。
北新建材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兵,北汽集团副总经理陈江,以及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唐维红分别介绍了创新给该企业带来的影响。
会议还发布了“中国工业经济调研工作全面合作计划”,并举行了圆桌对话,探讨“加快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3日下午还举行了科技创新论坛和第四届中国行业经济指数论坛。在科技创新论坛上,多位演讲嘉宾分享了工业互联网、3D打印、5G、AI等技术给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带来的影响和机会。在中国行业经济指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统计工作负责人分享了经济指数、行业指数的制作经验和应用成果。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来自工业经济领域的协会、商会及多家大型企业的代表们认真听取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