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速度 多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获批上市

发布时间:2020-2-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是一种能引起人体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病毒。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严重的会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该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快、感染率高、潜伏期长等特点,给疾病的检测和预防管控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同时,因为病毒发现地武汉人流量大,因此疫情呈现爆发式扩散。

截至20202424时,我国累计确诊病例达24324例。这个庞大的数字向我们传达出了一些信息:感染者在早期诊断上,确实存在发现、确诊较难的问题。简单来说,许多人在没有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前,无法得知自己是否被感染,而即使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在没有快速检测方案前,医院也只能通过传统的拍片、化验等手段来确诊,不仅过程繁琐,且费时费力。

为了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供给能力,全力服务疫情防需要,我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人员攻坚克难,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抗击“新冠”做着积极的贡献。(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科技处、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聚光科技、仪器信息网等)。

青科大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马翠萍科研团队长期专注于核酸检测研究,在核酸快速检测领域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项,PCT专利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马翠萍教授充分利用专业特长,从大年初二就带领研究生积极投身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国家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与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大学紧密协作进行技术攻坚,在前期技术储备的基础上仅用3天时间推出核酸快检解决方案,并完成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

该试剂盒依托其团队前期储备的快速PCR技术平台研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RNA复制酶高度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经验证和其他冠状病毒无交叉设计,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产品中加入阴阳性参考品、内源性管家基因和防控污染的特定试剂,能有效监控试剂的有效性,防控污染,减少因操作不当及污染带来的结果误判 。

该试剂盒和市场现有产品比较,耗时短是其突出优势,可以30分钟内完成核酸扩增检测,大幅提高快检效率。行业同类产品基本都是RT-PCR技术平台,用时至少1-1.5小时。疫情紧急,其团队正在抓紧时间申报国家食药监应急通道审批注册,通过后可以第一时间面向全国供货。产品获批后可直接下放到有分子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或检测单位,提高整体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能力,遏制疫情扩散。

一批药物可能对新型肺炎有治疗作用

1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饶子和领衔,20余个课题组参与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抗2019-nCoV病毒感染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利用前期抗SARS药物研究积累的经验,开展抗2019-nCoV药物研究。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快速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药性化合物数据库”和“药用植物来源化合物成分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建议在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考虑和关注。研究团队后续将继续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抗2019-nCoV活性测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导。

候选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卡非佐米(Carfilzomib)、利托那韦(ritonavir)12种抗HIV药物,2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1种抗人巨噬病毒药物,1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1种免疫抑制剂以及2种其他类药物;研究发现含有“二苯乙烯”结构的孟鲁司特以及植物药活性成分虎杖苷和脱氧土大黄苷与Mpro结合较好,可能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前期抗SARS研究及计算机模拟基础上发现老药肉桂硫胺、环孢菌素A可能对2019-nCoV有效,其中肉桂硫胺是上世纪70年代用于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对冠状病毒3CL水解酶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可以阻止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与人的环孢亲和素A相互结合,已有研究表明联用干扰素和环孢菌素A能显著抑制冠状病毒在人类支气管和肺部复制及造成的组织损伤。他们研究还发现,虎杖、山豆根等中药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

应急攻关团队已经完成了肉桂硫胺等公斤级合成工艺,制剂工作正在进行;环孢菌素A的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也已经完成;其他部分药物的合成工艺探索也已完成。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高效快速完成疫情防控设备检测工作

2020年131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高效快速完成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防控相关设备的检测工作。

早在疫情初起春节长假前,我院即迅速建立了“新冠”防控应急联络机制;开通疫情防控设备检测绿色通道,应急窗口人员24小时待命;及时公布“关于疫情防控时期业务服务工作的通知”,设立绿色通道专线,第一时间受理疫情防控设备及相关标准装置的检测任务;相关专业部门还开展了设备检查和梳理,确保相应项目的标准器工作状态良好,确保检校人员快速反应、随叫随到。

1月31日下午1时许,绿色通道专线接到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检测需求,为隔离病房用的3台多参数监护仪开展强制检定。接到任务后,市场业务处与强检中心协作配合、及时衔接。一方面,安排窗口受理人员、检测人员半小时内迅速赶至院田林分部,做好受理和检测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进一步与客户沟通,确认送检的检测设备技术指标、检测要求及送检时间、送检地点等细节,做好送检设备的安全周转。下午2时许,客户到达田林路分部后,受理、送样、检测一站式工作即时开启。下午4时,经检定合格的3台多参数监护仪交至客户手中。从客户打电话咨询联系到完成检定,前后历时仅3个小时。客户对我院在疫情期间的高效、快速、热忱的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新冠”防控期间,全院上下全力以赴,确保员工安全健康和机构运行安全,积极履行机构职能,切实发挥计量检测对防控疫情的技术基础保障服务功能,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贡献。

聚光科技制造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部署防控第一线

连日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断扩散蔓延,全国各地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同时,疫情爆发正值春运高峰期,全国的人员流动性激增,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

根据国家的权威发布,发热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此次疫情存在着潜伏期长、流动性大的特点,如何全面快速地筛查识别有发热表征的疑似传染人员并进行精准隔离是打赢此次疫情阻击战异常关键的一环。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快速做出响应,携旗下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育科技”),紧急召回相关人员,调动一切可能物资,从研发、生产、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全力保障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的应急保障,助力疫情监测防控。

截止目前,首批近百套由谱育科技制造的AI智能型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已全部紧急调拨派往前线,先后在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京津冀、长三角的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投入使用,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紧急奔赴全国各地,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查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据悉,发烧、体温升高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而医院、机场、车站等地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病毒传播十分迅速。

与其他测温方式相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好处就是“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套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发热点”,迅速找到温度异常人士。同时,这种“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

谱育科技制造的AI智能型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使用非接触红外测温原理,有效辨别温差,可避免其他高温物体的干扰,具备效率高、精度高,智能识别等优点,可进行大面积监测筛查工作,快速精确识别高温人员,有效缩短排队等待时间,为此次防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