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47台“红外血管成像仪”驰援武汉,“血管可视化技术
”助解决“扎针难”

发布时间:2020-2-13     来源:MEMS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以来,高新科技在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11日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硬科技创业投资孵化平台西安中科创星获悉,由该公司及其相关企业联合捐赠的首批47台“红外血管成像仪”目前已紧急运往武汉。据悉,该仪器全球首创可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血管可视化技术”可辅助医护快速清晰准确找到血管,在救助过程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解决“扎针难”问题,提高救助效率。


“红外血管成像仪”可助医护清晰准确找到血管(受访者供图)

使医护人员清晰识别皮下8-10毫米细微血管

据介绍,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过程中,厚厚的防护服、经常起雾的护目镜,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得知此消息后,企业工作人员迅速联系武汉多支一线医疗队并进一步确认,由于受防护服和护目镜影响,在给患者打针时,医护人员需要不断调整面部位置,尽可能斜视,透过一两厘米的空隙,才能确定血管大致位置,患者穿刺操作异常艰难。

由中科创星被投企业中科微影研发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利用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通过对数字影像的一系列处理,将皮下血管原位投影显示在皮肤表面,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晰识别患者皮下8-10毫米的细微血管。设备简单易用、成像清晰、定位精准,能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救助效率,同时还能为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构筑了一层“防护网”。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该成像仪正好可以解决医护人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血管评估不准确、穿刺点选择不当,继而造成药物外渗或血管损伤等问题。

硬科技产品在疫情防控各环节发挥作用

据悉,“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曾在2014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飞赴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获得好评。此次在获取武汉一线医疗队的具体需求之后,中科创星与中科微影及时组织物资,第一时间捐赠47台成像仪(价值565万元人民币),定向支援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等多家湖北省相关疫情防控定点医院,以及陕西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河北省援助湖北医疗队。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每台待运仪器(受访者供图)

中科创星相关人士表示,24日,中华护理学会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医务人员静脉输液治疗工作建议》中提出护理人员由于面罩、防护服、眼罩、手套等防护用具的使用,静脉穿刺时手触摸静脉的敏感度下降,建议使用“血管可视化技术”。该批“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到位后,企业将全程在线培训及协助一线医护人员,确保设备操作安全、高效。

另据记者获悉,自疫情爆发以来,除了红外血管成像技术,中科创星及相关企业拥有的基因检测、疫苗研发、大数据监测、红外测温、空气成像等多个硬科技产品,亦在各个环节发挥着作用。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