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生产制造具有特殊性,生产线需要连续性运转,要保证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因此,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集成电路制造厂连续性运营也提出了新挑战。到目前,中芯国际、华大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公司的生产线依然在稳定有序的生产。
中芯国际表示,在春节期间,公司各地生产线仍按照生产计划有序生产。截至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满载,生产运营保持正常。
华大半导体表示,公司复工率超过90%,现场复工率(员工到岗率)超过70%,防控工作日清日高,生产经营井然有序。
中芯国际一季度订单饱满
2020年对中芯国际来说是重启成长的一年。中芯国际表示,目前来看,集团公司一季度订单饱满,营业收入会持续增长,预计环比增加0%至2%,同比增长10%以上。虽然疫情期间,公司成本费用会额外增加,但一季度仍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介于21%至23%的范围内。
目前,中芯国际的产品订单饱和,预测一季度产能将满负载。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公司新一轮资本支出计划已启动,资本开支较去年增长50%以上,产能扩张逐步显现。
中芯国际表示,公司也在密切关注产业链传导对未来产生的影响,积极评估供应商、物流渠道、国内外政策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并采取措施应对。
中芯国际表示,公司业务团队在疫情期间仍与承销团及中介机构保持紧密沟通,密切关注境外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变化,于2月20日晚顺利完成5年期6亿美元境外公司债券的定价工作。“本次债券发行市场反响热烈,投资者超额认购高达11倍。在强劲的订单支撑下,最终定价水平为当前5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加133个基点,较初始价格指引收窄37个基点,为今年亚洲TMT行业美元债最大收窄幅度。”
据了解,本次交易亦是中资半导体企业自2018年3月以来,首笔公开发行的美元债券,也是同时期公开发行的最大规模亚洲半导体美元债券。
中芯国际采取“四班二轮”的轮岗制度继续生产
据介绍,整个春节期间,中芯国际的生产及研发工作均有序开展,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二轮的轮岗制度继续生产,研发部门采取各级值班制度,辅助部门维持部分后勤保安和餐厅厂商在岗。
1月23日,中芯国际召开专门的疫情防控会议,公司董事长周子学亲自挂帅,迅速搭建了严密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期间,公司全部高管人员放弃春节休假、旅行,分别在公司所在地就地值班,并多次召开电话及视频会议,及时解决疫情防控及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中芯国际出台了疫情防控时期劳动用工临时保障政策,并配套设立专项管理的“稳岗补贴”,开通了用工及健康咨询热线,及时回复员工的相关问题。
中芯国际强调,在此期间,中央有关部委及公司所在地的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特别是上海市经信委等部门帮助解决了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诸多问题,保证了春节之后生产运营的正常运行。
上海贝岭等全力供应测温仪用电源管理芯片
华大半导体旗下的上海贝岭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产品大量应用于手持红外测温仪等电子产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测温仪等防控器材市场需求的陡增,上海贝岭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产品供应。
据介绍,首先,上海贝岭在假期前做了预测并准备了一定库存准备。其次,公司积极协调渠道商、销售及运营等部门,提高相关产品的出库优先级,部分员工放弃休假,加班到库房发货,确保测温枪客户供应需求。公司还积极联系供应链,协调产能,加大投片量,确保后续生产备料需求。
据介绍,上海贝岭相关手持红外测温仪IC产品发货超过400万片,相关产品新投产500万片,全力保障了后续供货需求。
上海积塔半导体保证红外体温检测仪芯片的生产
华大半导体旗下的上海积塔半导体(积塔)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芯片。在春节期间,积塔还在紧急加工红外体温检测仪用的光感芯片等防疫紧急需要的芯片产品。
积塔一方面要保证生产进度,一方面,又要加强安全防护,确保产线正常运转。此外,为了保证所需材料的持续稳定供应,积塔克服假期与疫情带来的人员紧张问题,紧急调动所有资源,最大力度支持客户红外体温检测仪芯片的生产,全力以赴支持客户出货,保证红外体温检测仪按时产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是否会影响武汉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进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国内许多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尤其是作为疫情核心区的武汉市,该市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近年来,武汉积极打造以存储芯片、光电子芯片、红外芯片、物联网芯片为特色的国家“芯”产业高地,特别是于2016年武汉市参与投建的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基地,是我国发展存储产业的标志性企业之一。爆发的疫情是否会影响包括存储器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进程?
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较低
由于厂区位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长江存储备受业界关注。长江存储告诉记者,长江存储坚持“人员安全第一”原则,严格按照政府规定保障员工的安全。同时,为了保障生产延续性,在原材料供应和物流方面,正在积极协调中,以保障生产线运转正常。目前长江存储生产经营正常有序进行,驻守在厂区的长存及厂商员工无感染病例,并采用分区隔离管控措施,避免外界病毒的带入。
谈到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长江存储表示,会尽量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长江存储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把影响降到最小。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下,在确保在保障员工健康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停电停产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除长江存储以外,武汉其他集成电路企业也在积极战“疫”。据报道,半导体代工厂武汉新芯提前应对这次疫情,备足了生产原料,同时对员工施行分级和封闭管理。新芯公司董事长杨道虹表示,公司已申请带宽扩容支持,未来能够保障5000名以上的员工同时远程在线办公。目前,除研发略有延迟外,企业基本保持计划进度。
锐科激光董事长伍晓峰也表示,公司预计2月底可以恢复正常运营状态。在存货准备方面,公司此前已根据2020年的生产需要提早启动了原材料的备料以及部分半成品的产出,因此目前公司库存基本满足第一季度生产需要。此外,供应商方面的库存备料也较为充足,足够满足公司后续生产需求。判断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预计受疫情延工影响有所承压,但第二季度会开始企稳改善。
半导体测试设备公司精测电子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按照政府的相关要求执行,生产经营正常;本次疫情目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暂无重大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后续疫情进展情况。
可以看出,武汉集成电路企业虽然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但是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尽量将影响降到较低。
根据芯谋咨询的分析,集成电路行业特别是晶圆制造领域短期内受疫情的影响相对有限。中小封装测试厂由于加工属性更强,劳动力需求更大,短期受到的影响更大。而封测产能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到设计公司。此外,物流运输导致的原材料供应紧张是当下重要的问题。因为各地的交通管制,导致供应链物流无法保证,且效率大降,很多材料的运送存在可能不到位的情况——虽然按照规律一般的晶圆制造、封测厂通常会备有一至两个月的库存,但实际上因为过去从未出现过全国范围内交通管制的先例,加上供应商春节期间停工等因素,不少工厂的库存并不充足。
行业总体向好形势没有改变
那么,这场疫情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影响有多大?会不会影响到我国存储产业的发展布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指出,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硅周期的复苏阶段,2019年第四季度和今年1月全球半导体产能快速恢复。
伴随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春节长假期间,国内除部分工厂整修外,大多制造企业保持24小时运转。但受疫情影响,对已复工企业来说,各地交通部门对物流运输管制导致原材料供应紧张,加上防疫物资短缺一定程度会困扰复工企业。同时,第一季度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传统淡季。因此第一季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受到影响是不小的,但是相信总体业绩是亮丽的,可能仍会好于去年。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与好转,第二季度尤其是下半年我国半导体产业将会迎来报复性反弹。一旦疫情结束,前期被抑制的产业需求将会充分释放,我国半导体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至于存储器方面,根据集邦咨询的分析,供给端目前DRAM及NANDFlash厂商在中国的工厂,生产上都没有受到影响。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存储器产业的特性是除非遇到全球系统性风险,否则厂商不会贸然减产,加上客户端库存仍然不足,即便下游客户现阶段面临缺工/缺料的问题,但仍会维持一定采购力道。需求方面,在服务器领域,疫情对现阶段整体服务器出货影响并不明显,只有PCB供应可能会有约两周递延,但由于相关业者在春节前都有提前备货,因此目前影响有限。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数据中心的需求因为疫情而有增加。这将有望增加对存储器的采购力度。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的总体形势并没有改变。在此情况下,依托大势,武汉集成电路产业虽然短期内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长期仍将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