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蝶翼集成微通道生物芯片,显著提高细胞外囊泡富集效率

发布时间:2020-3-13     来源:MEMS

致了微流控器件在流道中的分子扩散受到限制。这种不充分的混合导致了与通道腔体表面的相互作用较低和EVs分离效率低问题,这就限制了它们在EVs分离中的实际应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微流控方法来产生充分的微涡流并提高分离效率。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柴人杰课题组、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赵远锦课题组和陶纬国课题组合作在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题为《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 Morpho butterfly wing-integrated microvortex biochip》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利用蝶翼集成微通道生物芯片的纳米探针系统来提高富集胞外囊泡的效率。

蝶翼集成微通道生物芯片具有由一系列相交点连接的自然三维(3D)微槽结构。这些微槽在蝶翼表面平行排列,脊线之间的距离在0.55μm之间。在本研究中这种微通道结构首次被用于EVs的分离。此外,作为一种天然的光子晶体,蝶翼可以增强荧光强度,在生物检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EVs膜具有脂质双层结构,我们用脂质纳米探针对蝶翼进行了修饰,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被插入到EVs中。本实验数据显示,此生物芯片可以实现对EVs的高通量富集,分离效率可达70%左右;通过提取RNA、基于CD9生物标志物的westernblotting等多种检测方法证实了这种基于蝶翼集成微通道生物芯片的纳米探针系统能够对捕获的EVs中的核酸和蛋白质进行下游生物分析;此生物芯片可以有效分离少量细胞的EVs,因此可应用于包括内耳细胞在内的只能得到少量细胞的组织的EVs提取和分析。


细胞外囊泡富集流程示意图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