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
4月23日,赛默飞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03.6亿美元,调整后EPS同比增长1%至5.15美元,经营利润率维持在21.9%。按地区划分,北美的收入同比持平。欧洲收入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均实现低个位数增长,中国收入下降至个位数中段。
各个板块的情况
从赛默飞世尔的业务部门来看,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第一季度的收入从去年的22.9亿美元增长2%至23.4亿美元。在生物生产业务的推动下,该业务板块的有机收入也增长了2%。
分析仪器收入从上年的16.9亿美元增长2%或3%有机增长至17.2亿美元,其中电子显微镜业务处于领先地位。
专业诊断收入增长4%,达到1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1.1亿美元。该业务板块的有机收入也增长了4%,其中医疗保健市场渠道以及免疫诊断和移植诊断业务引领。
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部门的收入从一年前的57.2亿美元下降1%至56.4亿美元。这一变化是由疫情相关收入的流失推动的,部分被制药服务业务以及公司研究和安全市场渠道的增长所抵消。
全年指引调降
赛默飞世尔科技周三表示,将下调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的指引,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美中关税的影响以及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其他政策。
管理层详细解释下调全年指引的三大外部因素:1)中美关税战导致美国产对华出口近乎归零,预计全年营收减少4亿美元、利润缩减3.75亿美元,供应链调整和提价措施需至2026年方能完全见效;2)非中国关税变动推高成本,但美元贬值抵消部分影响,带来6亿美元收入上调(利润端因汇损影响有限);3)美国政府科研预算削减冲击5亿美元营收和1.5亿美元利润,高校及NIH项目受损显著,另约2亿美元疫苗研究订单遭取消或延迟。
赛默飞世尔首席财务官兼高级副总裁Stephen Williamson表示,尽管关税和政策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为公司创造了一些非常相关的中长期机会”。例如,Casper表示,将在未来四年内增加对美国制造和研发的投资,投资额约为20亿美元。这些投资将用于增加制药服务、分析服务和实验室的能力,以及额外的研发。
丹纳赫
4月22日,丹纳赫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营收57.41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0.95%,净利润9.54亿美元。
各个板块的情况
首席执行官雷纳・布莱尔指出,第一季度收入、收益和现金流超出预期,生物处理业务和分子诊断业务需求强劲。生命科学业务收入下降4%,受基因组消耗品业务核心销售下降等影响,但下一代测序产品势头良好。尽管美国政府和学术终端市场可能继续疲软,但生物处理业务强劲可抵消影响。诊断业务收入下降3%,主要因中国核心销售下降,受中国集采和医疗保健报销变化影响。但中国之外,该业务增长达中个位数百分比。尽管丹纳赫诊断业务在中国面临困难,但中国终将成为最大或第二大诊断市场之一,丹纳赫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税的影响
其中提到近期最受关注的关税问题,关税政策在2025年将会对丹纳赫带来的约3.5亿美元影响。其中关税影响中约一半来自美国向中国运送产品(主要为诊断试剂),另一半来自欧洲向美国运送产品。
公司已有一系列对冲“杠杆”(levers)可用,包括区域化制造布局:已执行多年,超100家工厂支持“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供应链调整与制造转移;加价附加费(surcharge)策略;结构性成本优化措施。当前所面临的关税并非终局,公司预计政策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若关税力度加大,公司已准备好采取更激进对策。更广泛地实施surcharge、深度压缩运营成本、重新评估制造网络部署。前面提到的3.5亿美元,影响主要来自对中国进口的加税,但公司在中美两地均有投资,可通过“调转路径”来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