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信息  >>  正文

中国智能能源网计划胎动 产业规模将达万亿

发布时间:2010-4-13     来源:zhengchaosong

中国智能能源网计划胎动 产业规模将达万亿

      智能能源网的目标是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在课题组组长、著名能源专家武建东看来,哪个国家能率先做到这一点,它就能优先于其他国家达到全球能源体系更高级别的顶端水平,同时在这个历史转型中把握和整合能源体系最新的国际标准。

  由于中国此前已启动的智能电网计划预计投资就高达上千亿元,这一覆盖智能电网且层次更高的智能能源网则无疑会带来更大的投资拉动,预计全部建成需要的总投资额可达上万亿元。

  智能电网有望升格为智能能源网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三个阶段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意味着中国已正式确立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路线图。,建设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为解决由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峰问题和电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但调峰不是电力一家的事情,水、电、气都有调峰需求,这也是中国要打造更高层次的智能能源网的目的。”一位知情人士说。

    2009年末,“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在北京成立,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筹划这一革命性的网络。而该课题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担编制任务,共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等十个“中”字头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课题组由中国互动电网学说奠基人武建东担纲组长,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完成课题研究,并形成具体研究成果及方案。

  此次课题的提出具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事实上,今年冬季南方地区爆发的天然气气荒,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国对天然气调峰能力的不足造成的。与电网相似,天然气供应的峰谷差问题也日渐严峻,成为影响供应安全的一大难题。而无论是已确定要建的智能电网还是拟议中的智能能源网都将有助于根本解决上述难题。

  不仅如此,智能能源网的推出也是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大发展奠定并网基础,以便实现更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实现“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一目标。

  专家详解智能能源网建设路线图

  尽管前景可期,但当务之急仍是明确中国智能能源网的建设路线图。就此,课题组组长武建东向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建设智能能源网的两种可能的路径模式:一是类似于美国式的“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二是“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

  其中,前者主要通过智能电力网、智能热力网、智能水务网等条条块块的分行业改革,通过多行业不断整合、体系不断叠加的架构原则推进,其特点是分期、试错、分级追求变革目标。

  就在今年9月25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了《智能网业界标准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线图》1.0版(草案),标志着美国的智能网改革基本演变为一种“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

     “目前,国内的智能电网改革模式和此模式属于同一产业变革类型。但美国智能电力网的标准设计早于、也领先中国,中国智能电网的诸多设计虽然有别于美国,在许多标准设计方面仍处于吸收和模仿阶段。”武建东说。

  “国内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能够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已属不易,故反对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一体化改革。但如果任从这一观点发酵,将使中国失去一次占领世界知识产权制高点的机会。”武建东说。

  他指出,中国应跳出单纯建立智能电力网的狭窄基准,集中发展有别于美国、具有中国优势、而且国际领先的综合性的互动能源网,由此可以避免日后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补课。

  这就涉及到智能能源网建设的第二种模式——“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这个模式需要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整体资源,以制高点型的规则推动能源组织的管理变迁和产业目标置换,其特点是跨越式、跨产业突变,以集成化手段高速实现互动式的能源网建设。

  在武建东看来,中国能源网建设优选的架构目标应是这种模式,其将催生具更高制高点的智能网的发展路线图和国际技术标准,推动中国能源经济加快实现升级转型。据悉,这一集成改革模式目前正在意大利、马耳他、韩国、澳大利亚等地试验,美国也在提升智能网标准和修正智能网的建设路线图。

  不能以智能电力网代替智能能源网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国内对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理解尚有偏差。武建东指出,目前中国使用的智能电网一词的英文原文为SmartGrid,原意应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这个概念又包括智能家电网格、智能电力网格、智能数据网格、智能热力网格、未来网格等多种涵义,智能电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只是由于有关外国公司的翻译问题,误将SmartGrid翻译为智能电网。

  “这种认识导致我们的智能化改革与国际上产业整体化的智能网建设有错位,对中国把握世界产业制高点是不利的。”在武建东看来,中国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建设代替智能网、智能能源网的建设。前者仅仅是智能能源网的网架建设的主要部分而非全部,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局部竞争而放弃在智能网领域的整体创造。

  “况且,这个体系建设所缺憾的就是还没有一个世界领先的技术标准体系。”武建东认为,建构中国智能能源网的标准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最高的创造性使命之一,它也应该成为中国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战略高点,这个高点应该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同时,这也是考验100多年来中国工业和技术创造力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国生产力不可多得的领先世界的机遇。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这被普遍视为中国展示智能网络技术的一个最佳平台。外界猜测,中国可能在世博会中先推出一个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智能能源网研究成果的模型,而这项工作也对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提出新的挑战。(上海证券报 陈其珏)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