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信息  >>  正文

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国产化尚有空白 --我国热轧板带
轧机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1-3-7     来源:yzx

    板带材产能过剩  新建项目减少

    2010年全国热轧板带产量共计28382.2万吨,比2009年增加3837.9万吨,增长15.64%。扣除窄带钢部分,热轧宽板带产量共计23861万吨,比2009年增加3866.8万吨,增长了19.34%。

    从生产能力分析,2010年国内已建成、投产热轧宽带钢轧机70套,产能为21415万吨,宽中厚板轧机投产83套,生产能力为9060万吨,合计宽板带产能为3亿吨。与2010年的实际产量23861万吨相比,产能发挥率约为80%。我国宽板带轧机的产能过剩程度可见一斑。

    企业盈利方面,据中钢协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被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实现利润897.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02%,行业盈利总额提高。但是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仍然偏低,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91%,低于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利率水平。这一状况与钢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明显上涨有很大关系。钢铁行业,特别是热轧板带材领域的产能过剩以及盈利能力的显著下降,大大抑制了国内新建热轧板带轧机项目投资者的热情。

    据笔者统计,2010年我国建成投产的宽带钢轧机共3套,全部为国内自主集成;新建轧机共2套。

    梅钢1780毫米半连续热轧机的主要产品为高强复相钢、高强冷成型用钢、供冷轧用钢、耐大气腐蚀用钢、一般结构用钢、超低碳钢及专用钢等。其建设过程比较曲折。2009年,其采取短流程连铸连轧形式,后来由于国内市场的变化,梅钢结合总体金属平衡和规模配置,最终采用了常规热轧形式。

    攀钢西昌2050毫米半连续热轧生产线的主要产品为超低碳钢的IF钢、管线钢(X100)、高耐候结构钢集装箱板、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等,其产品的强度等级达到σb≤1200MPa。

    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产化取得新成绩

    从2010年开工建设的攀西2050毫米半连续式热轧宽带钢轧机项目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轧机设计和装备制造企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

    双曲柄式切头飞剪设计、制造实现国产化。在国内12套已经建成投产的2000毫米以上轧机中,除鞍钢2150毫米、涟钢2250毫米二套轧机采用转鼓式切头飞剪外,其余全部采用国外曲柄式切头飞剪,其剪切能力最大达到60毫米×2250毫米(X70钢)。

    攀西2050毫米热轧项目双曲柄式飞剪的最大断面为60毫米×1900毫米(X100钢),剪切力为11300千牛,成功替代了进口,其技术水平实现了重大跨越,超过了国外该类产品。该形式的切头飞剪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填补了国内在大型热轧装备设计制造领域的又一空白,推动了我国热轧带钢装备设计、制造的国产化。

    卷取机卷取能力实现突破。2000毫米级热轧宽带钢地下卷取机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应用业绩,在全部投产的2000毫米以上热轧生产线中,涟钢2250毫米、鞍钢2150毫米、日钢2150毫米轧机卷取机为国内自主设计、制造,其他9套均为引进。与已经投产的热轧卷取机相比,攀西2050毫米热轧卷取机卷取能力较强。国内已投产的轧机卷取机最大可卷取X80级别管线钢,而攀西卷取机可卷取X100级别的管线钢以及强度为1200兆帕的高强度双相钢,在卷取能力方面超过国内已经投产的热轧卷取机。

    通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热轧宽带钢装备制造方面仍然存在以下空白,须不断研发予以填补。如定宽压力机、(用于连铸连轧无头轧制的)高速飞剪、高速卷取机(用于连铸连轧无头轧制的高速卷取机、夹送辊)、检测仪表(除宽度仪外,x/γ射线厚度仪、凸度仪、激光平直度仪、激光测速仪等大型轧线检测仪表全部依靠进口),以及大功率交直交变频装置、自动化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机电一体化设备(如边部加热器、中间坯加热器、喷印机、打捆机)等,这些装备的空白一直阻碍着我国热轧带钢技术装备的全面自主化进程。

    掌握“一贯制”生产技术  排除装备同质化障碍

    国内已建成的热轧带钢生产线共同面临趋同问题,即生产线配置、产品方案、生产管理环节的趋同。而这样同质化的数量扩张在“十二五”期间也将长期存在,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山钢日照基地等还将延续该类同质化生产线的建设。

    国际上,从第三代常规热轧带钢轧机不断走向成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期间虽然有过连铸连轧、薄带铸轧等短流程工艺的出现,但都无法成为主流。因此,建设热带钢轧机生产线,无论是短流程还是常规流程,其生产工艺、主体设备配置、控制相同功能等方面均无本质区别,只是力学参数、设备选型等有少许差异。其出路在于以相同的装备生产出超值的产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清洁生产,利用相同的生产线生产不同附加值的产品才是该领域近期的主要课题。欧美和日本的轧机装备水平比我们差一代以上,但其生产的产品品质却远远高于我们。

    内陆、缺水地区集中了太大的产能,而作为较大区域市场的华南地区产能却明显偏小,沿海布局的钢铁企业就更少。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合力度的加大,河北、山东、东北等均出现了新的大型钢铁集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从形式上的组合达到实质上的资源优化、统一管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技术提升、综合竞争力增强,还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热轧宽带钢领域而言,其整合的关键在于要完成各生产线的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

    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面,目前只有少数特大型企业掌握了高端产品的生产“一贯制”技术。如宝钢、鞍钢、武钢、本钢、太钢装备了较高档次的生产线,且具备特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覆盖汽车、家电用钢、硅钢、不锈钢、高强度结构钢、高级别管线钢等,产品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

    中型企业主要以大众化的产品为主,并兼顾特色产品生产,在品种质量上并不全面追求高、精、尖等世界一流产品。其代表轧机有天铁1750毫米热轧、八钢1750毫米热轧、新余1580毫米热轧、涟源2250毫米热轧、安钢1780毫米热轧等,其依靠自身的成本和区域优势获得了生产和发展的空间。 (2011年3月3日中国冶金报)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