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发布《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初步形成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
《行动计划》提出,湖南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将利用三年时间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总体水平位居中国前列。
《行动计划》还提出湖南将实施五大任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其中,关键技术创新计划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核心部件与系统研发,建成10个左右国际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开放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核心发明专利、技术标准规范。
智能产品创新计划则结合湖南实际,重点支持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智轨列车等智能轨道交通产品加速产业化,智能工程机械产品全球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完善,智能信息终端、智能家居等产品水平大幅提升。
据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目前,湖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整体规模约60亿元,年增速在20%以上;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近400家,长沙、浏阳、宁乡、湘潭等地已形成产业集聚区。这对其打造省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具备一定的基础。另外,不少国内人工智能领先企业也开始在湖南布局,例如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独角兽”企业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共同打造的湘江地平线研究院正式挂牌,双方将携手开展人工智能研究,促进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产品研发与落地应用;京东集团也把京东无人车总部项目落户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智能无人车研发、测试、人员培训及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