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网河北电科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大屏幕上显示出的用电客户的能效分析,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全社会各行业发展状况和用电状况,甚至还能起到及时发现居民电能表故障、反窃电预警、指导用电客户节能用电等作用。
“安装智能电表以后,居民可以通过掌上电力App了解自家能耗,更加清晰、方便地观察用电数据,体验每日用电量观测、负荷监测、省电排名、历史用电分析等功能。”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处长吴一敌告诉记者,通过智能电表,人们可以更加及时快速的监测自己的用电情况,同时根据自己的用电情况进行选择性消费,购买不同的电费套餐,节约了生活成本。
智能电表作为传统电表的替代者,已经逐渐走入到寻常百姓家。从2010年起,我国全面推进智能电表安装应用,截至2018年,共安装5.54亿块智能电表,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供区4.74亿块,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区8000万块,目前全国各地区基本实现了智能电表全覆盖。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部了解到,过去一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低压停电主动上报功能覆盖26家单位175万客户,故障时长平均缩短20%以上,专、公变小时级采集覆盖率均达到98.9%以上;“多表合一”信息采集当年新增接入178万户,累计508万户。
作为感知层的重要方面,从电器到家居,从电力到生活方式,未来用电生活的改变,一块小小的电表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前,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深入推进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探索构建面向用户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型智能计量体系,统一终端标准,推动跨专业数据同源采集,实现配电侧、用电侧采集监控深度覆盖,提升终端智能化和边缘计算水平。
未来,智能电表的“触角”还将延伸到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提供用能解决方案等方面,用户侧智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将实现设备数据的感知、采集和控制,为用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用电指导策略和更加智慧便捷的用电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