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四川培育“品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

发布时间:2019-8-7     来源:经济导报

日前,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速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各市()、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35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提升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些平台从何而来?《意见》明确将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创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聚能力,开展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创新,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能力。

“对于企业生产来说,网络稳不稳、安不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对此,《意见》也将网络基础和安全保障,作为重要内容。

加快内外网改造提速降费,四川将深入推进“光网四川”“无线四川”及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建设,支持通信企业推进5G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部署,同时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化改造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进连接中小工业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等。

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四川将依托信息安全产业优势,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发展安全可靠终端、安全路由交换产品,推进安全存储产品本地化生产和规模化运营。同时,将强化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等,积极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制度。

加强产业支撑,《意见》还明确要积极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专项,加快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和探索,重点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强化保障措施,目前,四川省已在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组建四川省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加强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智力支持、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建立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开展定期测评。

此外,四川省还将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强化保障。(四川在线)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包国

 近日,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9》显示,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外包化的势头更加明显,中国制造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包国。

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服务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涌现出华为、海康威视、中车长客等制造业服务外包业务领军企业。2018年,中国企业签订制造业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314.6亿美元,执行金额达到了244.3亿美元。其中,中国承接单笔离岸合同金额超过500万美元的制造业服务外包合同共528份,签约合同金额达114.4亿美元。

报告还显示,2018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来自美国、欧盟、日本等地的制造业外包合同总计达182.8亿元,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地也是中国制造业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来源地。

据悉,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将深化制造业开放,落实好汽车领域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等措施,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外资投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在增值电信、交通运输等领域减少对外资准入的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山东将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明年培育1000家深度应用示范企业

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到2020年,山东将构建“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进和培育200家左右省内知名、辐射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约2万个工业APP,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培育100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示范企业,上云用云企业达到20万家,连接设备达到1000万台,搭建省级体验中心达到30个。

根据《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山东将重点提升县级以下区域光纤宽带渗透力和接入能力,到2020年基本普及中小型企业千兆宽带、大型企业及工业园区万兆宽带接入能力,为企业工业互联网提供高速稳定专线支撑。积极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到2020年优先在省内重点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等区域实现5GNB-IoT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多样化场景的应用部署。

结合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引领、打造三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等规划,支持济南高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高新区、济宁高新区、泰安高新区等开展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攻关,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在重点区域和行业中形成聚集创新效应和全国示范效应。

2020年,“关键共性技术+关键软硬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培育200家左右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约2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形成1-2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加速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一次性投入,增强异构系统互联互通和跨部门跨企业协作;重点围绕高炉、风电、电机、工业锅炉等高价值、高精密、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设备设施和工业产品,推动工业设备上云。到2020年,全省上云企业达到20万家,工业设备上云数量达到1000万,云应用服务商达到200家,搭建省级体验中心达到30个。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