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本该是与家人一起和和美美度过的,但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新年变得不同寻常……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疫”打响时,三院8358所“测温应急装备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控形势,8358所领导在部署疫情防控的同时,敏锐意识到红外测温仪应是疫情防控的急需装备,立即提出了在基于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红外测温仪在公共场所对疑似患者甄别的重要作用,快速研发并投产智能测温设备的想法。
大年初三,8358所党委紧急召开微信视频会议,决定成立以所领导为行政负责人的项目团队,立即启动智能红外人体测温应急装备研制和投产工作,全力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落到了该所第八研究室(智能光电传感器中心)和所属航天光电公司的肩上……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今天上午所里刚刚确定了,疫情期间开展红外人体测温仪研制工作,由我们室和公司成立专项攻关队伍,希望我们完成好此次研制工作。我们这个微信群就叫‘防疫特战群’,在这个特殊时期,也请大家做好家人工作,做好个人防护,打赢这场战役!"
党委会后,第八研究室主任刘宏波立即召开动员部署视频会,传达项目有关要求。接到通知的同志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保证完成好此次任务。
八室党支部随即组建了“测温应急装备党员突击队”。突击队队长马群仔细对人员情况进行排查,在1小时内即确定了8名队员,并制定了次日加班的人员名单和工作计划。让他最感动的是,每当他在电话中向队员们说明工作计划和安排时,大家一听说是为疫情防控研发设备,都表示会克服一切困难,立即就位投入工作。马群激动地说:“我一开始都不好意思让大家回来加班,没想到大家一听说是为防控疫情研发装备,都抢着回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队员们从初四至今连续奋战在工作一线。每天工作前测量体温,全天佩戴口罩,队员之间相互提醒消毒,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必须保证人员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保持距离,每天要注意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刘宏波每天都会提醒大家做好个人防护。队员们就这样奋战在办公室、调试间、测试车间等场所,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项工作,力争保质保量交付产品。
不忘初心,使命必达
虽然8358所在红外成像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基础,但此次任务时间紧迫,既要做技术研发,又要做生产调试,还要解决人员调配和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队长马群负责过多项监控项目,经验丰富。他接到任务后连夜对产品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从红外相机组装、参数标定、温度标定和前端设备装配等方面着手开始人员分配和制定工作计划。
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团队就遇到了难题,配套的信息处理电路板出现了故障,由于原定的硬件设计师自外省市回津后尚处于隔离期,8358所只得临时抽调负责其他产品的硬件设计师来协助工作,排查到电阻问题后,进行了紧急维修。随后团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当晚数据标定一直到半夜12点,此后几天数据标定时间也忙到晚上10点。
同心协力,攻坚克难
作为项目责任人,马群既要当好总体、领导全局,又要做个随时候补的螺丝钉,哪个岗位人手不够他就要顶上去,装配、测试、数据标定、软件联调,他都要全程参与,用同事的话说,“他就是团队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一名党员,在更多的时候,他都是与队员们奋战在一起,特别是攻关的关键时候,“顶得上、扛得住”,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软件设计师赵越顾不上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和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回到家仔细消毒后,自觉与家人保持距离,只能在门缝里看看劳累的妻子和熟睡的孩子,充满歉意。他经常给自己和团队打气,“把产品尽快研发出来,就能多一种识别疫情的方法,再苦再累也值了。等项目结束了,我要回家好好抱抱孩子。”
张昕和孙琳的孩子都还小,他们顾不上陪伴年幼的孩子,年龄较小的刘冰、于世盛和王枫飞,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时间,他们每天加班加点,没有一丝怨言,忙碌在团队的各个地点,进行着测试、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只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项目攻关期间也得到了检验试验中心和试验工厂等部门的大力配合,航天光电公司的相关同事也都是自己做好防护,多次来到试验现场调试软件,跟着他们一起奋战。多个部门上下联动、同心协力,工作进展也是越来越顺利。
抗击疫情,胜利在望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8358所刘宏波、杨贺两位主任始终与队员们并肩作战,全程在试验现场跟进工作进度,随时调配各部门、各队员的工作时间和到所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充分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8358所领导到研制现场慰问突击队员时,为队员们加油打气,“疫情当前,形势严峻,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在保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此次任务,大家辛苦了!”
在这些可爱的突击队员的全力奋战下,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即将交付首批产品。
该测温应急装备可以有效检测体温,大大减少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感染的风险。随着疫情变化和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项目也随机调整了技术要求,增加新的技术手段,后续计划投入车站、机场、医院、超市、进出口检疫局、办公场所等,履行社会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重要装备。
截至大年初八,8位突击队员,5天时间,首批智能红外人体测温应急装备即将交付,突击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举国同心,共克时艰,我们必须赢也一定会赢!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