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时电价亨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2021年7月29日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之后,率先吹响了省级电力市场电价政策改革的号角。
根据广东省的文件,其要点是:
1、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实施范围维持不变,即包括大工业用户、普通工业专用变压器用户
2、优化时段,全省统一划分峰谷分时电价时段,高峰时段为10-12点、14-19点;低谷时段为0-8点。
3、拉大峰谷比价,峰平谷比价从现行的1.65:1:0、5调整为1.7:1:0.38。
4、实施尖峰电价,执行时间为7月、8月和9月三个整月,以及其他月份中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的高温天(日最高气温以中央电视台一套每晚19点新闻联播节目天气预报中发布的广州次日最高温度为准,次日予以实施);尖峰电价每天的执行时段为11-12时、15-17时共三个小时;尖峰电价在上述峰谷分时电价的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
5、自2021年10月1日起执行。
1、电价具体变化情况
广东全省按地区共分成6个电价区域,分别是: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5市;惠州、江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等8市;云浮、河源、梅州、韶关、清远等5市;连州市。
一、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5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10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增加了0.03~0.59分/千瓦时。
2、调整前峰谷电价价差约为3.12:1;调整后峰谷电价价差约为4.47: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5.59:1。
二、惠州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10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增加了0.13~0.50分/千瓦时,但220千伏及以上电度电价下降了0.12分/千瓦时。
2、调整前峰谷电价价差约为3.10:1;调整后峰谷电价价差约为4.47: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5.59:1。
三、江门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10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增加了0.03~0.52分/千瓦时。
2、调整前峰谷电价价差约为3.11:1;调整后峰谷电价价差约为4.11~4.83: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5.13~6.03:1。
四、汕头、潮州、揭阳、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等8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8.45~9.85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下降了0.07~0.41分/千瓦时,但不满1千伏和1~10千伏的一般工商业电度电价分别增加了0.05分/千瓦时和0.18分/千瓦时。
2、调整前峰谷电价价差约为3.08:1;调整后峰谷电价价差约为4.05~5.05: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5.06~6.31:1。
五、云浮、河源、梅州、韶关、清远(不含连州)等5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7.84~9.40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下降了0.01~0.66分/千瓦时。
2、调整前峰谷电价价差约为3.06:1;调整后峰谷电价价差约为4~5.24: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5~6.55:1。
六、连州市电价变化情况
主要变化情况:
1、低谷电价普遍下降了7.84~9.40分/千瓦时;平段电价普遍下降了2.77分/千瓦时;高峰电价下降了0.01~0.66分/千瓦时。
2、调整前丰水期峰谷电价价差约为1.06:1;调整后丰水期峰谷电价价差约为1、86: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2.32:1。调整前枯水期峰谷电价价差约为1.06:1;调整后枯水期峰谷电价价差约为1.89:1,而尖谷电价价差约为2.36:1
2、峰谷时段变化情况
从最新的峰谷时段设置情况来看,除了季节性增加尖时段,主要一是取消了地区之间的差异,二是增加了峰时段时间。
3、浅见
从广东省出台的电价调整政策来看,调整后,峰、平、谷电价总体上皆有不同程度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理论电费支出会有所下降。但是调整后峰时段共有7个小时,比调整前的6个小时增加了1个小时。再结合尖时段的设置,用户最终的电费变化将取决于高温月份和高温天的用电情况。
另外,农业相关用电的电价普遍下降了0.2分/千瓦时,也算是电网对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响应。
还有,居民用户电价在本通知未做调整,应仍执行当前电价。而在峰谷时段方面,若就“居民用户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按本通知规定调整”进行理解,则峰谷时段也随本通知进行了调整:峰时段共7个小时,谷时段共8个小时,平时段共9个小时。
从峰谷电价价差来看,与“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进行比较,广东本轮调整力度是超过预期的。从金额角度来看,调整后峰谷价差普遍达到或超过8角/千瓦时,价差增加了约1角/千瓦时。而在尖峰电价时,价差可以达到1.1元左右/千瓦时。
以当前的储能单位容量投资成本,目前在峰时段基本显然还不具备明显的投资前景,而尖时段全年累计仅约300小时,也还不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现阶段,储能市场核心还是在于储能建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