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官方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论述  >>  正文

关税风波下,国产科学仪器迎替代机遇

发布时间:2025-4-23     来源:朗哥投研分析    编辑:衡盛楠    审核:张经纬 王静

近期,美国关税风波再度来袭,给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美国作为我国科学仪器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此番风波显著加大了从美国进口科学仪器的风险,与此同时,也为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带来了加速提升国产化率的绝佳契机。

美国在我国科学仪器进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进口额数据凸显关键地位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 年我国科学仪器进口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在分析仪器方面,进口额达 80.1 亿美元,美国作为最大进口国,进口额为 18.8 亿美元,占比 23.4%。而出口方面,分析仪器总出口额仅 33 亿美元,其中出口至美国的为 5 亿美元。在电测仪器领域,进口额为 36.4 亿美元,美国作为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额 5.9 亿美元,占比 16.3%;出口方面,总出口额 25 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 3 亿美元。这些数据清晰表明,美国在我国科学仪器进口格局中处于关键地位,我国对美国科学仪器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

高校保有量彰显依赖程度

从保有量的角度来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统计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在我国高校拥有的大型科研仪器中,美国仪器占比高达 35.4%。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了我国在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层面,对美国科学仪器产品的依赖程度。无论是进口额,还是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保有量,都反映出一旦从美国进口科学仪器受阻,我国相关领域将面临较大冲击。

美国仪器公司在全球优势显著

企业数量与销售金额占比突出

以全球科学仪器公司 2023 年收入排名为依据,在前 15 名公司中,美国企业占比达到 2/3,销售金额占比更是高达 77%。在排名前五的企业中,有 4 家为美国企业。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现出美国仪器公司在全球科学仪器市场中的规模优势与强大竞争力。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完善的市场布局,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对我国本土科学仪器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

国产科学仪器替代空间广阔

低国产化率预示巨大潜力

通过对中国政府采购网、化工仪器网等招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2024 年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仅 15.2%,通用电测仪器国产化率为 37.7%。这表明我国科学仪器市场对外依赖度较高,国产科学仪器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较低,存在着极大的国产化提升空间。较低的国产化率意味着,一旦外部进口环境发生变化,如当前面临的美国关税风波,国产科学仪器企业有机会迅速填补市场空缺,实现国产化率的快速增长。

国产仪器企业实力稳步增强

近年来,部分国产仪器公司在关键产品线上不断取得突破,逐渐具备了与进口品牌竞争的实力。尽管与美国等国际巨头相比,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但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已经在一些细分领域崭露头角。例如,在某些特定参数的测量仪器、针对国内特定行业需求定制的仪器等方面,国产仪器凭借性价比优势、更贴近国内客户需求的服务等,开始获得市场认可,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产化率奠定了基础。

政策大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去年 12 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若供应商提供的符合本国产品标准的产品成本之和,占该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成本总和 80% 以上,将对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整体给予 20% 的价格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这一政策旨在通过政府采购环节的价格优惠手段,鼓励采购方优先选择国产科学仪器产品,从而直接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在政府采购市场中的份额提升,引导市场资源向国产仪器企业倾斜,促进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发展壮大,加速国产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自媒体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参考、交流。若转载或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23518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   邮编:100037   |   电话:010-68596456 / 68596458
战略合作伙伴、技术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MEI)